一、济南军区换防
1985年5月22日,济南军区67军与南京军区1军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换防。正是在这一时刻,越南军方决定利用我军刚刚换防尚未稳固的机会,尝试攻占老山。随着“5.31”战斗的爆发,越军发动了二十余次团级、排级以上的强攻,战斗异常惨烈。在这一紧张局势下,7连的战士们坚守在1073高地,面对越军的猛烈进攻,他们誓死不退。
5月,济南军区67军接管了老山前线的211高地等阵地。这次换防较越军晚了一个月,这一时差恰好给了敌军可乘之机,因此,越军的指挥部迅速制定了“5.13作战计划”,力图乘虚而入。67军是一支有着辉煌战绩的部队,尤其是素有“钢铁战士”之称的7连,屡次获得中央军委表彰。此次他们接管的高地包括45号、43号、1073等,随着与南京军区的顺利交接,双方于5月22日正式开始换防,这标志着济南军区67军接替南京军区,在老山地区与越军展开殊死较量。
展开剩余73%此时,正值老山的雨季,猫耳洞内环境恶劣,积水已经漫过战士们的腰部,而时不时落下的土块让人心惊胆战,担心随时发生塌方。然而,最严峻的挑战并非环境,而是距离我军阵地仅有100米的越军1058高地。随着我军换防的推进,前方战局更加复杂,越军已经开始频繁骚扰,不时发起小规模攻击,目的是摸清我军防线的薄弱环节。
二、孤军作战
5月26日,越军突然向7连和9连阵地发起了特攻,显然是在探测我军的防守力量。为了避免暴露目标,7连战士们仅通过手榴弹和定向雷来引导炮火进行还击,随后越军被迫撤退,但很快又重新聚集力量,持续骚扰我军阵地。到了29日,越军开始集中力量发动大规模攻击,派遣一个营的兵力进行火力打击,并实施炮击。随着炮火的猛烈,越军步兵团开始发起全面进攻,7连阵地一度陷入危机,战士们只能凭借定向雷和残存的火力线阻击敌军。
在此情境下,5月31日清晨5点10分,越军第二军区突然发动猛烈炮击,炮火持续了约45分钟,越军982团4营随后分两路向211等高地发起了猛烈突袭。战斗异常惨烈,泥泞的山区中,战士们无畏地与敌人拼搏,鲜血染红了泥土。由于越军的火力压制,我军不仅粮食弹药无法及时补给,水源也被敌军切断。为解渴,战士们只能用布条把泥水过滤,喝下带有火药味、尸臭味和血腥味的混合水,而作为唯一口粮的压缩饼干,又被老鼠偷吃了半块。
面对困境,7连连长张长岭下令:“各阵地自行坚守,未经命令不准后撤,每人准备一枚光荣弹,决不做俘虏。”这简短有力的命令,让所有战士更加坚定了捍卫阵地的决心。尽管电话线被炮火摧毁,无法联系上级,但战士们毫无畏惧,他们决心以行动捍卫7连的荣誉。
三、英雄胸前的“光荣弹”
在老山战斗开始之前,每位战士胸前都会佩戴一枚“光荣弹”,这是为了在被敌军包围时,防止被俘,能够英勇自尽,保护阵地。作战过程中,这样的场景虽然令人痛心,但也凸显了我军战士坚韧不拔的决心。
7连的顾克路就是这样一位英雄。在我军攻占1073高地时,越军坚守的968主峰成为了关键目标。顾克路带头冲锋,在敌火猛烈的情况下,他的右腿被打成了四个洞,但他仍不顾伤势,迅速使用止血带捆扎伤口后,携带爆破筒继续向敌火力点逼近。顾克路用爆破筒摧毁敌人的火力点,但随即遭到敌军炮火猛烈反击,一颗炮弹将他炸飞,左腿与身体瞬间分离。然而,即便如此,他依然坚持用右腿和双手爬向敌人阵地,将火药包投向敌人的屯兵洞,拉响了“光荣弹”,与敌人同归于尽。
顾克路英勇牺牲后,副连长孙兆群极为愤怒,誓言要将敌人赶尽杀绝。7连战士们奋起反击,发动猛烈攻势。根据事先的战术预判,仅用了十分钟时间,越军便被彻底击退。7连最终全歼了越军77人,摧毁了9个火力点和12个屯兵洞。
尽管面对巨大的牺牲,7连战士们依旧顽强作战,展示了无畏精神。此次战斗中,7连不仅歼敌1700余人,自己也付出了沉重代价。7连战士中16人牺牲,三分之二的战士受伤,但全连仍旧坚持战斗,最终在战斗结束后,19名战士荣立一等功,35名战士获得二等功,而9个班排集体获奖。
老山作战虽然艰苦异常,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,我们的边境才能够始终安稳。这场战斗,7连的英勇精神将永载史册,他们的事迹,值得每一个人铭记。
发布于:天津市恒正网-搜正规合法平台杠杆炒股-股票配资-广东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